連日來,陜煤曹家灘礦業公司黨委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牢牢把握“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主線,持續鞏固科技創新應用成果,全面提升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水平,為礦井安全高效生產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在該公司井下,放眼百里煤海,勃勃生機。
在謀篇布局實現新突破
“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據了解,該公司有著煤質優良、儲量豐富、智能化發展經驗積累雄厚、智能化普及程度行業領先等優勢。同時,作為國家第一批智能化示范礦井、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把創新作為推動礦井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積極轉變發展方式、集聚創新資源、激活創新要素、轉化創新成果,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雙輪驅動效應,有效破解了一系列生產中的難題,走出了一條綠色、優質、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抓好智能化礦山建設,推進生產智能化、運轉合理化、監管透明化,已經成為了該公司信息技術與采、掘、機、運、通等全生產工藝流程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

在科技項目上實現新突破
為精準配置創新資源,推動技術難題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該公司健全完善創新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創新資源共享機制、創新成果考核機制。同時大力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為敢闖敢試和干事創業者提供“新平臺”、撐起“保護傘”,真正引領了“全員創新”的熱潮。
該公司累計承擔各類科技項目及課題研究50余項,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11項科技成果通過行業權威機構評審鑒定,建成各類“產學研用”創新服務平臺3個,榮獲行業級科技獎項42項,授權發明專利6件,實用新型專利79件,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10件,作品著作權登記證書1件,取得國家注冊商標4項,受到了省委辦公廳、陜西省國資委、各省屬企業的高度認可。

在成果轉化上實現新突破
“科技創新,不僅要敢想、敢干,更要有勇氣,而我們的這份勇氣正是公司給的,不僅給予科技研發資金的保證,還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創新的利好政策。”在與該公司通風維護區黨支部書記黃濤的交流中,筆者感受到了該公司濃厚的創新氛圍和富有特色的創新文化。
為激發創新內在“源動力”,該公司堅持將科技創新的深厚偉力根植于廣大職工中,成立樊龍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平臺,在公司上下持續開展“金點子”征集、“揭榜掛帥”、工器具革命等活動,將創新思維潛移默化地融入每一項工作中。如今該公司單班生產崗位由15人減至7人的同時產量不減,礦井的智能化建設開始大步向著自動化、無人化和可視化方向邁進。
砥礪奮進、攻堅克難;乘風破浪,行穩致遠。該公司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對標行業一流,堅持科技創新,始終心懷“國之大者”,深刻感悟初心使命,奮力答好新時代的能源答卷。(張嘉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