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彬長礦業小莊礦完成智能地質保障系統信息數據庫建設,進一步完善數字賦能安全生產體系,推進礦井數智化轉型,讓安全生產更“透明”。

據了解,該礦在引進智能地質保障系統時,結合礦井地質條件特征,擴充形成地質數據管理、地質保障成果數據導航、大數據云平臺等7個子系統,全面開展智能采煤工作面地質構造、煤層起伏、煤層厚度等精細探測和智能掘進工作面地質構造、隱蔽致災地質因素、遠距離超前綜合探查,構建礦井多屬性高精度三維地質模型、三維可視化展示、融合地質數據和工程數據以漫游展示等于一體的專業GIS平臺,實現采掘地質透明化,提升智能采掘水平和安全生產保障能力,推進“少人則安、無人則安”管理目標落實。
自引進地質保障系統以來,該礦針對礦井地質數據復雜、海量、異質、異構、時變等多態特征,以地質、物探、采掘和測量等各類數據為基礎,建立地質信息數據庫,經過一年的數據分類收集、上傳積累、分析整合,終于完成空間數據、屬性數據以及時態數據的存儲、轉換、管理、查詢、分析和可視化,涵蓋了礦井基本信息庫、地質基礎庫、測量成果庫、瓦斯資料庫、水文資料庫、煤質數據庫、成果庫和數字化圖形庫,依據地質預測成果,結合采掘實時監測數據進行礦井水害預警、煤與瓦斯突出預警及沖擊地壓預警,摸清數據“家底”,充分發揮系統效能,穩步提升數據質量、數據應用、數據共享水平,實現地質信息資源高效管理。
“地質信息數據庫的完成,極大地方便了數據分類、分析、挖掘、融合處理,消除數字鴻溝,實現各系統之間數據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和時空分析,解決‘信息孤島’‘息煙囪信’等問題,為生產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該礦地測部經理說道。
目前,該礦通過系統集成功能,對數據進行篩選分類、以圖展示,提高了數據質量與樣本質量,確保了預測結果的準確性。同時,全面夯實各級人員水害防治主體責任,穩步推進測量、地質、水文、采掘等各項基礎工作,積極開展科研攻關,安全生產和災害防治水平顯著提升。
下一步,該礦將持續深化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及各智能化系統應用,聚力前行,全力做好數據收集、錄入、分析等工作,以數字為依據推進“透明”礦井建設,綻放數字之美、共赴數字之約,以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助力現代化礦井建設。(計忠榮 黑軍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