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煤韓城礦業王峰煤礦地處韓城市桑樹坪鎮,四面環山。自2021年開工建設以來,在“雙碳”時代的大背景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秉承科技創新戰略,以綠色礦山引領智能化礦井建設,堅定不移地走好建設綠色智能新礦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以實現煤炭清潔高效開采為己任,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同綠色礦山建設與安全生產擺在同等位置來抓,積極探索綠色智能礦井建設新路徑。”王峰煤礦總經理李偉濤說。
繪就綠色礦山建設新畫卷
作為陜煤集團目前唯一一座在建礦井,該礦堅持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推進,持續優化綠色礦山建設頂層設計,不斷從減排、降碳、擴綠、增長等多方向協同發力,打造綠色礦山。

該礦深知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初步設計中便采取井巷全封閉輸煤走廊+配套選煤廠管帶機運輸方式,以實現煤炭生產全封閉、采煤不見煤的不落地作業,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礦生產作業對區域環境的影響。
該礦秉承綠色發展理念,成立了綠色礦山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構建多方位全流程綠色礦山建設工作體系和機制,開展了綠色礦山建設培訓等活動,明確了綠色礦山建設、功能區美化工程、環境保護管理等各項企業管理與企業形象創建目標。
建設期間現場施工環保管理是重中之重,該礦修訂完善了多項施工環保管理規章制度,與各參建單位簽訂環保責任書,通過大力宣貫環保知識,建立環保記錄工作日志,完善消塵設施,加強考核檢查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實現了環保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重點對土建施工區域進行全方位噴霧防塵覆蓋,有效抑制了粉塵的產生,確保各區域環保達標。針對巖巷掘進中的產生矸石,按照“快速轉運、分片治理、生態恢復”的工作思路,通過技術革新,形成了“皮帶+梭車+曲軌礦車”聯合轉運系統,實現矸石連續化運輸,對矸石場實施永久性治理,保護生態環境。
探索災害治理新模式
王峰煤礦作為高瓦斯礦井,首采區瓦斯總儲量約4.3億立方米,可抽采量1.3億立方米,瓦斯資源豐富。依托韓城礦業“10+4”瓦斯災害治理模式,借力引智,破解了制約礦井建設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形成了以副井地面壓裂鉆井排采發電為主,主斜井鉆孔抽采綜合治理為輔的“井上+井下”聯合立體預抽的瓦斯治理新模式,探索了出獨具自身特色的煤與瓦斯綠色共采增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019年,韓城礦業組織科研單位多名瓦斯災害治理專家齊聚王峰煤礦,結合王峰片區煤層賦存特點,確立了“L”型鉆井水平段壓裂預抽方案。以首采區為試點,在副井瓦斯壓裂預抽區域共布置6個井場,截至目前,首采區地面23口鉆井全部壓裂完成,地面瓦斯抽采工程初見成效。2021年12月底,瓦斯發電站建成,接入礦井局域網,裝機容量2.4兆瓦,實現了綠色開采、變廢為寶。
2023年,王峰煤礦以綠色礦山建設為指引,圍繞基礎設施開展智能化系統建設,主要以“智慧大腦”數據中心,“一張網”工業環網,“一張圖”透明礦山三維地質建設模型為主導,分步開展供電、排水、通風、壓風、運輸、災害防治、人員定位、井上下視頻監控、智慧化園區等18項智能化子系統的實施,為礦井綠色智能化建設搭載“科技引擎”。(寧魯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