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彬長礦業小莊礦以“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為科技工作指導方針,圍繞“科技創新保安全、改革轉型促發展”戰略,緊扣“智能礦井、智慧礦區、一流企業”創建目標,為礦井實現創新驅動、跨越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黨建+科技創新” 激活發展“新引擎”
“我們依托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及黨員突擊隊等,樹立‘紅色旗幟’、夯實‘紅色堡壘’、激活‘紅色引擎’,打造一批紅色科技攻關團隊,為科技創新輸入源源不斷的‘紅色動能’,著力解決各類‘卡脖子’技術難題,引領和推動礦井高質量發展。”該礦黨委書記馬卓說道。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因此,該礦立足“黨建融合促發展”,大力實施“黨建+科技創新”,選優配強支部班子、壯大黨建業務骨干,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積極為科技創新提供制度保障、人才動力及技術支撐等,推動科技創新成果“遍地開花”。近年來,累計完成科研項目26項,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86項,軟件著作權1項,發表論文170余篇,全員創新評審優秀創新項目317項……真正做到了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改革創新及轉型發展等深度融合。
搭建科技創新平臺 開辟競技“新賽場”
“科技強企是必由之路,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團隊意識、創新思維。創新狀元、創新明星要起到帶頭作用,激發干部職工創新熱情,努力營造智慧工作氛圍。”該礦董事長、總經理趙華全在安全分析會上多次強調。
為全面做好科技創新工作,助推礦井不斷突破發展技術“瓶頸”,該礦成立科研攻堅小組,圍繞安全生產、災害治理、“四化”建設及綠色發展等重點工作,完善評選、獎勵及激勵等制度,搭建展示、推廣及應用等平臺,以管理創新、工藝優化、技術革新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勞模領跑、創新狀元帶頭及團隊協作等作用,扎實推進科技創新走深走實取得實效。

“我們根據巷道斷面尺寸將巷道分成上部圓弧層和下部矩形層,分次爆破掘進,以控制‘Ω’型斷面成型,實現巷道一次掘進成型。”該礦綜掘四隊技術員在科技創新評選會上通過PPT介紹到。
挖大人才“蓄水池” 打造充電賦能“新高地”
“通過引進VR虛擬交互教學培訓系統,將井下作業場景1:1還原,對職工進行采煤機、液壓支架及掘錨一體機等常用設備培訓,促進了技能培訓由‘說教式’向‘體驗式’轉變,提升了職工專業實踐技能和安全意識。”該礦人力資源部負責人介紹道。

該礦以“筑巢引鳳”和強化培訓為主要手段,大力實施科技、人才、創新三個“第一戰略”,激活發展新動能。通過創新開展“技術輪崗、雙向培養”人才管理機制,打通部門與區隊之間的界限,將一批年輕專業技術管理人員互調到部門或區隊,實現人才交流、雙向成長;不斷完善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助推礦井產業升級、多元發展格局形成;常態化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及崗位測評等活動,不斷提高職工操作技能水平,使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能夠及時得到推廣應用。同時采取“點餐式”培訓,以實踐為目的開展“班組長開課啦”“干部上講臺”“高工大講堂”等活動,把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搬到”課堂,把課堂當現場,把問題當教材,深入探討交流,尋找解決辦法,激發全員技術創新潛能,挖大人才“蓄水池”,真正將創新力轉化為生產力。
堅持科技賦能 構建生產生活“新畫卷”
科技創新高度依賴于深厚的科技平臺和科技積累。為此,該礦持續引進先進設備及技術,不斷提高職工科技創新平臺和創新成果價值。
該礦以“智”為擎,在持續引進先進設備的基礎上,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工作,通過“五小”創新、“三小一練”及科技評選等全員創新活動,鼓勵干部職工立足崗位實踐,用“微創新”解決礦井在發展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實現和礦井并肩成長。
“我們通過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積極開展智慧礦山5G通信、防沖開采規劃與綜合防治、智能化選煤廠及自動選煤等尖端技術研究及應用,用學到的知識,進行設備及配件等自主設計改造,提高設備使用性能和生產效率,今年一季度,通過科技創新實現降本增效173.95萬元。”該礦生產部經理說道。
該礦以向綠增效和智慧生活為抓手,通過建設超低濃度瓦斯綜合利用、提標水改造及智能運銷等項目,引進智能化園區管控、智能管理巡邏及礦區“一臉通”等系統,讓職工切實感受到科技賦能帶來的變化,在職工心底厚植“只有通過科技創新才能創造美好生活”的“金苗子”,引導職工融入礦井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體系中來,貢獻個體創新能力,匯聚高質量發展磅礴力量。
科技創新是贏得未來的關鍵。下一步,該礦將繼續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強化技術支撐,注重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升科技貢獻率。同時放眼未來,以科技創新驅動安全生產、災害治理及綠色發展等工作提質增效,以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契機,不斷提升生產效率、潛在增長率及資源配置率等,持續推動礦井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計忠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