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黃陵礦業雙龍煤業利用科技創新+修舊利廢模式,及時對生產中遇到的難題進行破解,以小改小革促創新,涌現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創新成果,為長期性的降成本、穩增長起到關鍵作用。
“壓”出來的節能效益
“過去污水和藥品在管道中產生反應,往往還沒充分產生效果就進入壓泥機,導致壓泥效果差,加大了運行成本。”該礦污水處理工王發才介紹說。
針對問題,該礦迅速召集青年創新人員進行攻關,在污泥運輸管道至壓濾機中間焊接一個圓柱形箱體,并留有溢流口,箱體內安裝一個低轉速攪拌機,污泥水和藥品進入到箱體內后在攪拌機的作用下進行二次混合反應,然后混合液體通過溢流口進入壓濾機。通過改進多次反復調試后,該設備運轉良好,壓泥效率提高了40%左右,污水幾乎不需要重新進行回流處理,直接進入到下一環節,最終達標。
“這個小改革,不僅提高了壓濾機的效率,增強污水處理能力,同時又減少了藥品投入量,降低了運行成本,產生了實實在在的效益。”該礦機運隊黨支部書記何修才說。
“洗”出來的服務效益
“最早的時候,這套沖洗設備在大門外面,因運輸車輛較多,人工沖洗不干凈。”該礦銷售部崔銅說。
為了確保運煤車輛的安全和形象,該礦一直為運輸車輛提供沖洗服務,但在礦東門外的設備隨著運輸車輛的增多,逐漸難以勝任。面對問題,該礦將車輛沖洗設備從大門外移至煤倉前運輸車輛的必經之路,要求進入礦區的運煤車輛都可以快速接受車身和底盤的沖洗。為此,該礦青年創新團隊經過連日奮戰,利用廢舊材料加工成一個可以從底部和兩側進行自動立體噴水設備,配備了紅外線自動感應系統,經過多次調試后投入使用,現在只要運輸車輛一駛入沖洗臺,幾百個噴水嘴便會自動噴出高壓水,將車輛前后左右以及底盤清洗干凈,使車輛的外觀煥然一新,制動系統也能夠迅速降溫,護航長途運輸安全。
“這套自動化噴水,除了電纜和感應設備以外,其余都用廢舊材料加工,成本低,效率高,一輛車只需要2分鐘即可完成立體式沖洗,服務質量提高了,也省下了一大筆的費用。”該礦信息部技術員霍金剛說。
“淋”出來的安全效益
“早期的風水聯動,噴霧降塵受風量的影響難以控制,維護成本也較高。”該礦通風部技術員王杰介紹說。
近年來,隨著該礦生產能力的進一步提升,風水聯動系統也因管路延長和風量影響而影響除塵,為徹底解決難題,該礦創新人員進行井下環境實地調研后,對風水聯動系統進行大膽改革,取消掉原來風驅動噴霧模式,在各巷道以及工作面采用單純依托水流壓力進行噴霧除塵,為確保壓力夠,霧量足,嚴格按照水流管路的長度對水管的直徑進行合理設計,縮小噴霧嘴孔徑,增設自動感應開關。經過不斷改進最終調試成功,現在的噴霧設備嘴口采用的聚乙烯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腐蝕,延長使用壽命,水流經過口徑不一的管路后,壓力持續增大,使霧化效果達到理想效果。
“自動噴霧系統較以前能夠省去了一套風驅動管路,而且噴霧效果更好,維護成本低,為井下的安全生產環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該礦通防隊副隊長張科介紹說。
皮帶自動卷帶機、柔性支護、硫化皮帶運輸車……這樣的小改小革創新成果在該礦還有很多,僅1-7月份,就誕生了各項成果30余項,大部分都及時應用到日常安全生產中去,有效促進生產,同時,在科技創新+修舊利廢的深度融合下,大量的廢舊材料被再次利用,重新發揮價值,有效助推降成本穩增長。(穆海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