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泵房巡檢,操作一圈下來渾身是汗,現在有了智能系統,通過顯示屏就能掌握設備參數和狀況?!闭诰滤奶栔醒胨梅抗ぷ鞯暮⑷A說道。此時,智能化設備正在有序運行,地面調度指揮中心通過屏幕也可監控到設備狀態。
曾經,“苦臟累險”是煤礦工人工作環境的真實寫照。而如今,在韓城礦業公司桑樹坪礦,科技賦能正悄然改變這一現狀。自智能化建設工作開展以來,該礦積極響應行業號召,從保障崗位安全與提升工作環境出發,全面梳理工作流程,針對艱苦崗位制定了詳細的改善計劃。按照“四化”建設的發展思路,確立階段目標,力求通過科技手段,逐步為職工營造舒適、安全的工作環境。

為此,該礦先后在信息基礎建設、智能綜合管控平臺、智能化掘進與采煤工作面、主運輸及輔助運輸系統等方面實現了智能化升級,自動化綜合遠程控制率大幅提升。在井下運輸環節,該礦引入單軌吊機車,實現了物料的機械化運輸,以往依靠人力肩扛手抬的場景已成為歷史,職工再也不用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綜掘一隊李師傅感慨道:“現在運料輕松多了,我們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技術操作上?!?/p>
為進一步提高單進水平,該礦持續推進裝備智能化升級。TBM硬巖掘進機、巷道修復機、煤水分離系統等先進設備的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巷道掘進和修復效率,同時降低了職工在復雜環境下作業的風險。值得一提的是,TBM硬巖掘進機投用后,開拓進尺創造了建礦以來圓班18米、月進尺352米的最好成績。

除了引入外部先進設備,該礦還積極開展自主創新。針對井下作業的實際需求,研發了綜掘機拖纜裝置,有效解決了電纜、信號線、冷卻水管從橋式皮帶轉載機前方的移動問題,不僅節省了人力,而且避免了纜線與設備剮蹭,有效保證了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創新裝備的應用,既保障了安全生產,又減輕了職工勞動強度。隨著智能化建設的不斷深入,職工作業的安全性和舒適度得到了極大提升,職業形象也向著“高精尖”邁進。
去年6月,該礦成功通過省級智能化驗收,達到陜西省B類煤礦智能化建設水平。未來,該礦將繼續加大科技投入,不斷探索創新,讓科技成果惠及職工的同時,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高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