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澄合礦業合陽公司經營報表呈現一組亮眼數據:生產技術部單體液壓支柱三用閥維修費用較計劃減少9.89萬元;“十項費用”支出較上年同期減少5.94萬元;機運隊優化皮帶運行方案節約電費4.78萬元……
今年以來,合陽公司以“四種經營理念”為指引,全員聚焦安全生產各環節,在成本管控上精耕細作,用數據勾勒出精細化管理的實踐軌跡。
宋曉明:維修降耗,踐行理念顯擔當

在該公司機電車間,檢修工宋曉明正專心致志研究設備維修技巧,示波器與焊槍就是他手中的“武器”。這位公認的“維修能手”,用一手絕活和滿腦子的技術經驗,一次次改寫著設備維修的“成本賬單”。
面對故障設備,他始終堅持“能修不換”原則,細致排查問題根源。一次,一臺QJZ80開關出現故障,經檢測是綜合保護裝置出現問題,常規做法是直接更換。宋曉明卻深究故障原因,對出現問題的綜合保護裝置進行全面檢測和分析。經檢測,他發現只是一個小元件損壞,通過維修和調試,原本“生病”的設備恢復了正常運行。今年上半年,他參與檢修維護的“五小件”百余個,節約資金4萬元左右。
胡平安:舊物復用,細微之處見真章

通風區材料庫房的貨架上整齊擺放著的物資,記錄著胡平安日復一日的堅守。這位材料管理員用一把卷尺、一桿秤和一本登記簿,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降本故事。
材料管理看似簡單,卻是企業成本管控的關鍵一環。胡平安深諳其中門道,在材料領取過程中,根據隊部實際需要,精準計算所需物資數量,堅決杜絕材料浪費。每一件物資出庫都要詳細登記使用班組、用途和數量,確保物料流向清晰可查。對回收的廢舊物品,仔細分類整理,將可修復再利用的挑出來,聯系相關部門進行修復;無法直接利用的,及時回交物資供應中心,確保資源最大程度得到回收利用。
“看似不起眼的廢舊物件,只要用心處理,就能變成‘真金白銀’。”胡平安興致勃勃地介紹說,“這些拆除的隔爆水棚水袋、自動隔爆及廢舊牌板,經過修復檢驗合格后,就能重新投入使用,僅此一項每年至少節約費用1萬元。”
王紅升:把控關鍵,為成本管控護航

材料價格及計劃審核在企業成本管控中起著關鍵作用。作為物資供應中心的一名業務主管,王紅升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為企業成本管控把好關卡。核對材料價格時,他深入市場調研,了解原材料行情、運輸成本和市場波動趨勢,嚴格執行“貨比三家、價比三家”“內部合作、先內后外”采購原則,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全力挖掘價格優勢。上半年,各項采購費用同比下降10%。在材料計劃審核上報工作中,他更是嚴謹細致,結合公司生產計劃和實際需求,對各部門提交的材料計劃進行仔細審核,剔除不合理需求,減少不必要庫存積壓。
“多買一件就是浪費,少審一處就有漏洞。”王紅升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在他的嚴格把關下,物資采購計劃的合理性大幅提升,資金周轉率顯著加快。
在合陽公司,踐行“四種經營理念”絕非口號,而是全體干部職工腳踏實地的行動。如今,從井下一線到地面科室,全體干部職工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降本增效的深刻內涵,共同繪就公司高質量發展壯麗畫卷。(于珍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