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年末,韓城礦業公司下峪口礦從增產擴銷、全員節支、技術創新、智能化升級等方面入手,將“加減乘除”法貫穿于安全生產經營全過程,形成人人都算賬、層層抓降本增效的良好局面。

生產銷售做加法
該礦找準“以量補價、以價補量”的產銷平衡點,優化生產組織,及時跟進市場,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想盡辦法穩產量、增銷量。
通過動態監管井下掘進頭面地質情況,及時調整支護參數和循環進尺,嚴格執行生產影響應急響應制度,提高了采面回收率。1-10月,原煤產量同比增加6.28%。
在煤炭產品外運銷售環節,積極研判市場,了解客戶需求,把握價格趨勢。重點加強裝車設備的維護保養,提高火車專用線利用率,1-10月,精煤產品銷量同比增加19%。
節支降耗做減法
今年,該礦讓每名職工都參與修舊利廢、回收復用、自主加工等活動,1-10月,回收各類管材、礦用軌道等折價合計774萬元,自主加工錨索、修復法蘭盤等共節支473萬元。
落實避峰填谷政策,通過調整用電高峰期綜掘機等大型生產設備運行時間,節約電費50萬元。由材料管理部牽頭,每旬到現場對各單位成本管控工作進行巡檢,制止材料鋪張浪費等損失60萬元。

科技創新做乘法
該礦秉承以科技創新促降本增效的理念,在技術、工藝優化等方面下足功夫,一批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發揮了乘數效應。
在礦井“四化”建設方面,應用機械造穴、穿層鉆擴一體化卸壓增透等新技術,實現瓦斯抽采“隱蔽工程”透明化管理。1-10月,瓦斯發電量達1000萬度,共計節約電費174萬元。
同時,深入挖掘瓦斯抽采鉆孔材料可節約空間,通過采用新型礦用封孔器,單孔節約費用185元;優化巷道支護設計,增加錨索排距,每延米單價下降230元。
提高效率做除法
該礦把智能化建設作為調整發展的突破口,通過對落后生產設備和生產方式的改變,提高勞動生產率。今年,對選煤廠進行智能化改造,浮選系統實現了智能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改變了崗位工人靠“眼觀手摸”的作業方式,精煤回收率提高1.5%以上,一線工人累計轉崗24人。
另外,該礦通過引進帶式輸送機拐彎裝置,工作面節省1部運輸設備,用電負荷大幅度降低,減少崗位工4人。
“10月,噸煤成本較計劃下降1%,利潤較計劃增加8%。我們將繼續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全員擰成一股繩,扭住提升質量效益‘牛鼻子’,持續加大成本管控精細化力度,奮力打好年末收官戰。”下峪口礦礦長張杰說。(陳鳳鳴 孫夢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