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面對經營難度加大和重點工程相互交織等困難,黃陵礦業一號煤礦堅定“目標不變、任務不減、標準不降、干勁不松”的總要求,緊緊圍繞降本增效的目標,以降本、提質、增效為導向,通過“釋放產能、源頭設計和生產系統優化、外委轉自營、專項資金和復墾基金利用、強化物資采購管理、深化內部管理、智能化常態運行提效”等七大項工作,做活降本增效、管理提效、全員創效的“實”文章,持續提升礦井的經營業績、盈利能力、發展質量。

自上而下,擰緊“責任鏈”
“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過窮日子’的思想,眼睛向內,深挖內潛,嚴控非生產性支出,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花,要將騰挪出來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緊要處,過緊日子要走向常態化。”在年初的職代會上,該礦礦長薛國華向全礦發出了動員令。
時刻關注并千方百計降低外委費用是該礦領導班子的共識。在每周一的生產例會上,該礦領導都會和各職能部門、區隊協商降低外委費用的舉措。該礦加強礦井生產接續管理,優化生產施工安排,在確保礦井安全生產和接續平穩的前提下,在自身能力允許的情況下,不斷增加自有隊伍業務量、壓縮外委隊伍業務量,大大降低外委費用成本。
該礦先后將原本外委的814切眼掘進工程、626切眼二次巷擴幫、北二進風巷H7聯巷以里三合土路面改造、一號中央水泵房清倉、北二供排水及壓風系統優化、北二輔運巷大巷照明延伸、三號風井底清倉機硐室改造及清倉機設備安裝等外委工程自己干。1-6月份完成外委轉自營工程9項,轉化減少外協煤成本507萬元。

內外兼修,念好“效益經”
如果“降”是成本管控的“鑰匙”,那么“增”則是提高效益的“引擎”。該礦在做足“降”的文章的同時,將目標轉向“增”的動能,而推動這個動能的重要媒介就是煤質,該礦通過發揮全國高級智能化選煤廠優勢,提高優質配焦煤的“含金量”,實現噸煤利潤最大化。
一號煤礦加大源頭控制和洗選加工力度,通過數智化賦能、精益化管理、大監督保障,狠抓產品質量管理,全程做好重介分選和煤泥水處理等各個環節的實時監控和調節,重點加強各項洗選工藝參數的動態管控,嚴格洗煤操作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檢查,嚴控各產品指標,及時分析產品質量偏差,確保產品灰分、水分、硫分合格率等關鍵質量指標符合工藝技術指標和產品質量要求,有效提高入洗原煤質量及洗選精煤產率。
“我們利用智能化建設成果賦能精益生產,充分發揮TDS智能選矸機和智能采制樣化驗煤質檢驗系統的優勢,加強對煤炭運輸環節的管理,加強煤樣的采樣、制樣、化驗,確保數據精準度,確保每批外運商品煤車車有采樣、批批有化驗,使煤質始終處于受控狀態,1-6月份配焦煤平均發熱量達到5700大卡以上,網上競拍溢價3120萬元。”該礦分管選煤廠的副礦長曲志欣說道。

多點發力,算好“成本賬”
作為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一號煤礦通過對設計、工藝、技術、裝備等進行優化,從源頭發力、從點面提升,不斷降低成本。
該礦堅持“回頭望+向前看”的工作思路,打破慣性思維,全面開展技術攻關工作,助推成本管理再上新臺階。優化1012進順機頭硐室設計方案,減少掘進工程量70米、風橋2座,較優化前費用降低153萬元,將632回風順槽、820進風順槽、1012進風順槽等工作面水倉、移變硐室的“直角梯形”優化為“等腰梯形”,實現機掘快速施工,提升掘進單進水平。
“過緊日子是一個長期的方針政策,不是短期的應對措施,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該花的錢一定要花,不該花的一分也不能浪費。”
該礦嚴把支出關口加大支護材料回收、復用考核力度,實行材料消耗與工資掛鉤,節獎超罰,讓職工主動算好經濟賬,提升支護材料回收復用率,上半年完成修舊利廢項目362項,產生經濟效益250萬元,支護材料回收價值110萬元。嚴把物資價格關,通過價格談判、詢比價、查詢歷史價等手段,對到貨的物資進行比價降價采購,節約采購成本265萬元。
提質增效風帆勁,砥礪奮進正當時。當前,一號煤礦干部職工正緊盯經營管控,上下聯動、干群互動、左右協同,出金點子、提好建議、干好項目,精打細算降成本、開源節流增效益,最大限度降低經營成本,全力提升礦井經營質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倪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