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煤層氣水文分公司成功中標榆樹灣煤礦主副斜井井筒水害治理工程。這不僅是水文分公司外部市場開拓的突破,更是該公司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步。對于水文分公司來說,這次中標既是厚積薄發的成果,也是團隊攻堅克難的生動寫照。
厚積薄發,終有所成
榆樹灣煤礦井筒水害治理工程,是一個技術難度高、施工要求嚴苛的項目。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治理時效性要求極高,這對投標團隊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然而,水文分公司并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創新構建了“三維對標”體系,對標行業技術規范建立參數模型,對標業主需求定制解決方案,對標競爭對手優化商務策略。

項目負責人高鵬回憶起投標過程,依然難掩激動:“這次投標是我工作生涯中最完美的一次。”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團隊歷時15天完成了7版方案的迭代優化。他們對招標文件進行了6輪交叉審核,組織地質、工程、經營三方面的專家開展了3次模擬答辯,最終形成了一份368頁的技術標書和97項風險防控預案。
這份“完美標書”不僅展現了水文分公司的技術實力,更體現了團隊的專業精神和細致態度。最終,水文分公司在4家央企和1家國企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
功在平時,打動甲方
中標只是開始,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高質量完成項目。榆樹灣煤礦的水文條件復雜,施工窗口期短,這對施工團隊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為了確保項目順利推進,水文分公司領導班子掛帥成立“黨員突擊隊”,實施掛圖作戰,將任務細化到每一個環節。
技術攻堅組在72小時內完成了三維地質建模,運用定向鉆進技術將靶點定位精度提升至0.5米級;設備保障組創新改造了2套智能化注漿系統,使施工效率提升了40%;現場協調組則建立了“小時”響應機制,確保5大類32項施工要素精準到位。
團隊還創新應用了微震監測系統與動態注漿工藝,形成了“監測-預警-治理”閉環管理,為礦井安全生產構筑了立體防護網。這種高效、精準的施工模式,不僅贏得了甲方的信任,也為公司樹立了良好的市場口碑。
不負眾望,再創佳績

此次中標不僅是市場開拓的一次勝利,更是公司“技術+服務”雙輪驅動戰略的生動體現。近年來,水文分公司在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方面不斷突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
此前,公司創新研究并實施的“動水砂化區斜井潰涌災變機理與協同控制關鍵技術”經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SJP注漿材料在曹家灘煤礦井筒堵水工程中的試驗研究”獲科學技術二等獎;“深層軟弱巖土體鉆注一體的地基加固結構”實用型專利也獲得了認可。
此外,公司還打造了“勘查-設計-施工-運維”全產業鏈服務模式,通過“揭榜掛帥”機制培養出了12名項目尖刀人才。這些技術和人才的積累,為公司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先機。
榆樹灣項目的成功中標,不僅為水文分公司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公司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水文分公司將繼續提升團隊攻堅克難的能力,堅持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助力陜西省煤層氣公司建設一流綠色低碳高新技術企業。(楊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