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是根基,效益是飯碗,而煤質則是“千金方”。今年來,黃陵礦業一號煤礦牢固樹立管煤質與管安全同等重要的理念,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贏市場、以質量保發展的原則,持續落實煤質全過程管控“硬措施”,嚴監督、抓過程、穩產量、提品質,從源頭到終端進行全過程質量監督、考核,狠抓煤質管理,不斷提高黃陵煤的品質滿意度、市場知名度和品牌含金量,全力保障企業發展“生命線”。

嚴把“源頭”關,出煤則“純”
“第一刀從煤層厚度2.3米向機頭20架處進刀,開始向機尾方向割煤,直至割通……”在該礦632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綜采三隊隊長閻鑫正在現場指揮采煤作業。
生產源頭是礦井的“效益活水”,決定著煤炭質量。穩住源頭,才能保證礦井發展。12月10日夜班,在該礦632智能化綜采工作面,采煤機滾筒一前一后正將煤炭從煤壁上剝離下來,綜采三隊隊長閻鑫從遠處目不轉睛地關注著,對于他而言,煤炭提質增效的“源頭關”必須把好。
“按照‘重點盯、跟蹤盯、全程控’的思路,緊抓生產源頭管控。我們從進刀工藝上保煤質,及時調整采高,做到不丟頂底煤、不吃頂底矸石;嚴格要求淤泥不上帶、轉載不空噴、沖塵不灑帶、淋水不濕煤,最大限度避免水煤現象發生。此外每班安排專人不定時對工作面實行巡查監督管理,確保煤質管理動態達標。”說起采煤工作面煤質管理時,綜采三隊隊長閻鑫如數家珍。
同一時間,在井下1015掘進工作面,綜掘機滾筒飛速運轉,源源不斷的“烏金”涌入輸煤皮帶,被運至煤倉,通過提升機升上地面。該礦根據對煤層賦存條件發生變化等情況,提前編制相關規程、措施,提前控制、釋放煤巖層水量,最大限度減少和降低影響煤質的因素,同時不定期對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煤質進行采樣檢測,并對各采掘區隊實行量化考核管理,從源頭上保證煤炭“純度”。
“掘進工作面強化分裝分運責任管理,半煤巖巷嚴格執行分掘、分裝、分運或其他保證煤質的措施,掘進工作面實行皮帶機頭定量撿矸考核,揀矸按標準統一碼放,統一時間裝車外排,持續抓好臟雜物管控,從源頭抓起,最大限度地減少影響煤質的因素。”掘進一隊隊長李亞斌說道。

嚴把“過程”關,出煤則“優”
“各級帶班值班人員必須深入現場,監督工作面做好分裝分運工作,確保煤質達標,把好煤質關。”該礦煤質管理小組副主任魯軍對帶班人員提出要求。
該礦堅持高起點、高標準推動煤質管理工作,制定《煤炭質量考核細則》,明確“三品”建設目標,加強對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煤流系統、選煤廠日常煤質管理考核,細化各層級煤質管理職責、考核指標、兌現標準。每月召開煤質及銷售情況專題會議,強化責任落實與精準問責考核,形成煤質聯動管控機制,提升煤質管理水平。
該礦突出技術為先,超前研判煤層賦存情況,強化現場地質構造分析,綜合考慮煤炭資源回收率和煤質、安全生產等客觀因素,精準預測煤質變化,合理確定工作面設計,制定實施“一面一策”“一段一策”方案,通過有效規避斷層和煤層變薄區對煤質的影響,實現綠色安全開采,礦井產能得到充分釋放。
“11月下旬,1012綜采面過薄煤層帶,煤炭質量出現了小范圍波動,通過控制綜采工作面采高、合理配采、有序調度不同品質煤分倉儲運、掘進面實行皮帶機頭定量揀矸考核、增大原煤入洗量、堅持開展煤質‘零點行動’狠抓煤質管控、制定并嚴格執行煤質管理‘一面一策’等一系列管控措施,在11月底商品煤煤質量已明顯好轉,發熱量保持在5600大卡以上。”煤質管理小組主任譚飛說道。

嚴把“洗選”關,出煤則“精”
“這邊正在工作的設備就是選煤廠振動篩,經振動篩和離心機脫水脫介后,進入皮帶的顆粒煤就是煉鋼所需的精煤。”選煤廠廠長郭鋒濤捧起一把精煤高興地說,“瞧,這都是技術改造后洗選出來的‘金疙瘩’,烏黑锃亮,真喜人。”
洗選加工是提煤質“重頭戲”,為了讓“灰姑娘”華麗變身,該礦選煤廠發揮“中央廚房”作用,抓好洗選質量管控,嚴控精煤灰分回收率、發熱量等關鍵指標,讓“烏金”變“黃金”。
一號煤礦選煤廠狠抓產品質量管理,全程做好重介分選和煤泥水處理等各個環節的實時監控和調節,重點加強各項洗選工藝參數的動態管控,嚴格洗煤操作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檢查,嚴控各產品指標,及時分析產品質量偏差,確保產品灰分、水分、硫分合格率等關鍵質量指標符合工藝技術指標和產品質量要求,穩定精煤質量,有效提高精煤回收率,實現效益最大化。
把“粗糧”做細,把“細糧”做精,用好智能洗選這把制勝“鑰匙”,是原煤提質,精煤增效的關鍵。該礦利用智能化建設成果賦能精益生產,發揮TDS智能選矸機和智能采制樣化驗煤質檢驗系統的優勢,強化煤炭產品在線分析、自動采樣;機器人制樣、化驗、存樣、傳輸等各環節的集中智能管理,守住煤炭產品“含金量”,把好煤炭產品“質量關”“效益關”,真正讓黑“金子”發揮出耀眼的光芒,讓“黃靈煤”更具市場競爭力。(倪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