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點班在輔運已經掘進11排了,咱們這個班要干就干到位,大家加把勁!”伴隨著這聲嘹亮的加油聲,歷時百余天的半煤巖巷掘進任務即將畫上句點。對于小保當礦業公司一號煤礦掘進三隊而言,這次3-1煤西翼輔助運輸大巷完工前的最后一個生產班班前會具有特殊意義。
 科學管理 確保安全高效生產

這是該公司掘進三隊接手的首個大巷快掘工程,工程初期,這個隊伍還面臨著新員工占比高、隊伍綜合素質良莠不齊的挑戰。為此,制定了“快掘專攻計劃”、完善建立“老帶新”“快掘學習班”“工程質量考核”等制度。一系列人才隊伍培養機制的落地,讓這批能干敢干的快掘“生力軍”開啟“學習模式”迅速成長。隨著巷道長度的延升,掘錨速度與工程質量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檔升級。
里程破千之后,巷道斷面煤層大幅上移,頂煤留存困難,頂板存在離層風險,掘支難度驟然上升。面對種種困難,該公司生產工作組織有序、穩扎穩打,通過現場測量分析、專項技術討論,優化巷道掘進方案,迅速恢復了掘進速度,施工工期預計縮短6天,用行動力、創造力為企業高質量完成全年工作任務添磚加瓦。
攻堅克難 護航千米奮進

新設備入井,部分基礎配置無法滿足現有設計要求,進行磨合改造必不可少。為了最大節省支護人力與時間,該公司針對設備配套材料架進行了重新焊接,方便人員安全站位,“取、放、注、錨”等支護工序達到最簡化,支護一根錨桿用時平均縮短了3分鐘。輔運相比于膠運巷道斷面大,煤塵發生量也更大,伴隨而來的是除塵風機效果不理想、支護能見度低這個“攔路虎”。該公司利用廢舊皮具仿照護盾式機器人在截割前端設計制作隔風擋板,引導煤塵進入除塵風流,除塵效率提高了15%。半煤巖巷道隨著斷面煤層上移,硬質巖層不斷增多,炮頭掘進過程中發生“退機”頻率上升,該公司組織各班組掘進司機集中討論分析,從炮頭進刀方式入手,對截割工藝進行優化設計,把“退機”影響降到最低,用“智變”引領進尺突破的“量變”。
技術創新 助力降本增效

面對生產作業上的難點堵點痛點,大家拿出“硬功夫”,誓要啃下“硬骨頭”。該公司鼓勵全員創新創效,催生出了大量“五小創新”的“金點子”,為千米掘進施工注入了新活力。
“3-1煤掘進工作面出煤量大,一定要保證掃煤器的正常工作。”
“我可以試著設計一個掃煤器輔助裝置看看效果。”經過新工賈軍軍的設計加工,由廢棄鋼管、截止閥、液壓膠管制作的皮帶清理器應運而生。該裝置不僅降低了生產中皮帶報警停車的頻率,還增加了掃煤器的使用壽命,避免了H架和直托輥的磨損。據計算,應用該裝置每年可以增加有效生產時長30余小時,增創經濟效益10萬余元。
“手推式登高平臺”、“多功能物料架”、“電纜防拉脫限位開關”、“自動排水除塵裝置”……各種小發明在為井下作業提供安全有效保障的同時,還營造了全員參與降本增效的良好氛圍。下半年,小保當礦業公司將持續加強管理管控,以技術突破為要點,以降本增效為抓手,把安全生產建設推向“智”高點。(侯劼)


